女孩小名石榴好不好(宝贝你不必优秀的理所当然)

日期:2022-09-01 13:31:54 编辑:冯小小

很多时候,孩子一生的精神底色,不是我们提供了多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内在的积累和完整品格的培养。

01

那天,我叫4岁的女儿过来刷牙准备睡觉。喊了两三声都没有答应,大约一分钟后,女儿蹬、蹬、蹬地跑来,神色慌张。

刚把牙刷放进嘴里,女儿便哭了起来,同时边哭嘴里还嘟囔着什么。眼看哭得越来越厉害,怕呛到孩子,只得蹲下身来一边安抚孩子情绪一边询问发生了什么。

女儿哭得很是伤心,只能隐约听到女儿在说“妈妈对不起,以后不再这样啦”。我轻声地向女儿询问缘由,生怕孩子再有情绪波动。此时,客厅方向传来姥姥的声音:到了刷牙的时间就赶紧去,明白了吗?

此话一出,女儿比刚才哭得更响,而且不停地在跟我说,对不起。

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哭泣的原因所在,她由于一时贪玩把大人“去刷牙”的指令抛在脑后,当完成自己的想法要去刷牙的时候,才听到失去的大人一些稍重的话。

女孩小名石榴好不好(宝贝你不必优秀的理所当然)

我不停地安慰着女儿:你不需要给妈妈道歉,你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想玩一会才“迟到”得对不对?女儿点点头,许久之后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

女儿很少这样哭泣,而姥姥也没说严厉的话,为何孩子如此敏感呢?

问题出在我们大人身上。

石榴(女儿小名)是家中的乖乖女,是老人眼中的掌上明珠,而且石榴聪明又懂事,在外人眼中妥妥地“别人家的孩子”。

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上属于鼓励型,石榴因此也经常受到夸赞。而恰恰是这种不假思索的鼓励、夸赞,在不经意中给孩子打上了懂事、听话、聪明这些优秀的标签。

孩子敏感的神经捕捉到了能够让爸爸妈妈为自己骄傲的事情上面,为了迎合我们的虚荣心理,无论做什么事,孩子都尽可能地做到优秀,不允许自己犯错误。

看着一旁睡熟的女儿肉嘟嘟的小脸心生怜惜:宝贝你不必 “优秀”得理所当然。

02

同事李木彤,工位离得不远,是同事关系外比较聊得来的朋友。

可有一天突然找到我她要离职,并且已经与主管谈过话。我问她这是主管的意思还是因为工作不顺心,她说是自己的原因。

我找她深谈,才得知事情的原委。李沐桐是公司的老员工,工作非常积极,对自己很严格。因为业绩突出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每期业绩排名都名列前茅。

女孩小名石榴好不好(宝贝你不必优秀的理所当然)

最近几个月,业绩榜上少了她的名字。虽然我们的工作岗位不同,但公司最近半年不佳也不是什么秘密。我告诉她,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偶尔的发挥失常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而她始终没有释怀,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半年来没有给公司带来业绩而愧疚。公司领导相继开导,但她终究没有转变想法。

离职一个月后,我们约好见面。期间我询问她有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她反问我公司现在的情况如何。我把近一个月公司形势好转的情况详细地分析了一遍并鼓励她能够考虑回来。

从她的表情上能看出她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只是习惯了优秀,便无法容忍自己的失败。

03

印度电影《最初的梦想》,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拉加夫从小是学霸,不用父母督促,每天主动学习。他的目标也自然远大:考上印度理工学院。

可偏偏,他落榜了,挫败之下,他选择了坠楼自杀。是什么让孩子如此绝望?是父母逼得太紧给孩子压力太大,还是期望值过高不允许孩子失利?

都不是。

女孩小名石榴好不好(宝贝你不必优秀的理所当然)

相反,这对父母从小到大就没逼过拉加夫学习,这次高考失利,连句难听话都没说。一个劝儿子想开点儿,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另一个压根不关心成绩,只想把儿子的情绪安抚好。

这就更奇怪了。

有如此开明的父母,怎么孩子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绝望到自杀呢?

或许我们从拉加夫自己的视角看他,可能也就能理解他的行为了。

拉加夫的爸爸塔克,妈妈玛雅,两个人都是印度理工毕业的高材生。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能考进的大学,儿子更没问题。

不过只有拉加夫自己知道,他没继承父亲的高智商。父亲轻松获得的好成绩,他要花数倍的时间复习,才能拿到近似的分数。

女孩小名石榴好不好(宝贝你不必优秀的理所当然)

“这不难,不用担心”的鼓励与自己焦虑自卑的内心纠缠在一起。

他背负着“自己的父母都是学霸,身为他们的孩子,绝不能是失败者”的包袱走向考场。

而后得知自己落榜而帮里成绩最差的学渣都考上大学时,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这种情绪让他没脸面对所有人,于是,这个孩子,自杀了。

谁也没有想到,正是父亲无意间“鼓励”的举动把儿子推向了绝路。

04

之前甜甜姐姐分享过《我不是完美的小孩》这个故事,小主人翁郝完美面对爸爸妈妈越来越多的要求,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不是完美的小孩!

你或许并没有带着“优秀”的特质而来,你七个月才会坐,十三个月才会爬,十五个月才会走,你的成长总是慢人一步。

或许,你没有让人羡慕的特长,有时候你也会犯错,你很平凡,也很普通,你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

可,那又怎么样呢?我们不希望你为了优秀眼神失去光泽;不希望你为了优秀而失去自我;不希望你为了优秀而无法面对挫折。

你感兴趣的

今日推荐

热点关注